【星空app官网登录入口】深入实施“五大工程” 为湖北加快建成支点贡献体育力量

去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考察湖北,对湖北发展提出了更高定位、更高标准和更高要求,要求湖北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奋勇争先,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这一重要指示为湖北体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今年农历新春首个工作日,湖北省召开了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推进大会,释放出强烈信号,要以坚韧不拔的毅力推进支点建设。湖北省体育局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落实全国体育局长会议精神,主动将体育工作融入湖北社会经济发展大局,强化支点意识,抬升发展标杆,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开启“十五五”体育规划编制。深入实施体育“五大工程”,认真谋划“633项目”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布局,全力备战十五运会,为湖北加快建成支点贡献体育力量。 实施“奥运续金工程”,为加快建成支点提势。聚焦进入全国第一方阵、中部前列的目标,精心备战十五运会,力求实现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为此,今年湖北将继续深入推进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坚持奥运引领战略,构建奥运、全运、亚运一体化备战体系,优化多元办队机制,突出“小、巧、水、重”等湖北特色项目,形成优势项目群。同时,全力推动“三大球”振兴,出台相关实施意见和改革方案,支持武汉建设全国足球重点城市,并争取更多国际国内高水平赛事落户湖北,提升湖北体育的国际影响力。 实施“公共体育服务提升工程”,为城乡繁荣赋能。抢抓支点建设机遇,充分发挥省级政策、资金、项目、赛事和服务的示范、撬动作用,推进群众体育“四到四边”行动。2025年湖北将继续加大建设群众身边的场地设施,继续办好“十大民生实事”项目,计划今年新建不少于300个群众身边的体育场地设施。同时,不断完善全民健身赛事体系,创新举办全民健身运动会、“百镇千村”“百街千巷”等系列赛事活动,吸引更多群众参与体育运动。此外,还将构建规范化、专业化、多元化的健身指导服务体系,鼓励建设科学健身指导新载体,培育一批融入社区的体育社会组织,为群众提供便捷的健身指导服务。 实施“育苗强基提能工程”,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护航。认真落实体育总局《633项目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实施方案》,加大对乒乓球、体操、举重等传统优势项目和基础大项、三大球项目的布局优化和赛事体系建设力度。继续在体校、学校和社会“三大阵地”建设上下功夫,着力打通锻炼、训练、竞赛“三大节点”,深化体校改革和体教融合示范区建设。今年将新增5所县级体校,并将学校和社会俱乐部纳入全面深化体校建设范畴。同时,建立项目中心、省属体校对口帮扶机制,引导基层体校发展优势项目和特色项目,建强省直体校,提升省直体校科训、体能康复水平,与省优秀运动队训练形成有效衔接。此外,还联合教育部门新增体教融合示范区试点地区,建立“一条龙”培养模式,招募优秀志愿者开展体育支教行动,举办各类青少年比赛和活动,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障。 实施“体育产业融合发展工程”,为构建湖北现代化产业体系助力。开展“五企行动”,鼓励和培育专精特新体育企业,力争实现体育市场主体超3.5万家、“四上”企业超550家的目标,支持更多湖北体育龙头企业上市。同时,深入开展体育赛事“三进”和“跟着赛事去旅行”系列活动,打造体旅融合、体商融合、体文融合、体康融合等消费品牌。此外,举办户外休闲运动、水上运动、骑行运动、冰雪运动等消费季活动,培育消费新场景,推动湖北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实施“体育文化涵养工程”,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聚力。突出体育科技改革的战略性地位,建立体育自然科学基金和体育社会科学基金,推动体育科研成果向实践领域转化利用。同时,擦亮城市体育名片,打造更多活力之城。此外,还充分发挥湖北体育博物馆、政务新媒体等宣传矩阵作用,做好大型赛事宣传工作,坚决抵制不良文化,弘扬中华体育精神,讲好湖北体育故事,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措施,为湖北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贡献体育力量。(湖北省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 水兵)(转自2月25日《中国体育报》01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星空app官网登录入口】体操世界杯张可欣高低杠摘金

国际体联体操世界杯科特布斯站激战正酣。北京时间2月23日凌晨结束的首个决赛日,中国小将张可欣以13.900分夺得高低杠金牌,国际比赛首秀迎来开门红。 作为2025年国际体联世界杯分站赛首站比赛,中国体操队派出女队周雅琴、张怡涵、张可欣3名选手参赛。其中,刚满16岁的张可欣首次出战国际赛事。资格赛中,张可欣排名高低杠首位,得分为13.866分。决赛张可欣发挥更加出色,完成质量高于资格赛,以难度5.7的成套拿下8.2的完成分,首登国际赛场就摘得金牌。 张怡涵在今年冬训更新了高低杠编排,决赛中完成新成套时出现了失误,仅获得12.533分排名第五。不过资格赛中她成功完成了腾身直体特卡这一难度动作,最终“张怡涵腾跃”获得命名,动作编号为2.706,难度组别为G组,又一个以中国运动员的名字命名的体操动作认证成功。(转自2月24日《中国体育报》01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星空app官网登录入口】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 世界杯中国队揽双冠

2月23日,2024—2025赛季国际雪联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世界杯在吉林北大湖举行。中国选手李天马、徐梦桃分别将男子和女子金牌收入囊中,齐广璞、陈梅婷分获男子、女子银牌,当日的冠、亚军席位全部归属中国队。 李天马在家门口举办的世界杯拿到了第一枚世界杯金牌,“在家门口作战,想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李天马说。他的三轮滑行一次比一次出色,预赛中他的4.425难度动作得到111.95分,排名第八进入决赛,决赛中他再次展现了预赛的动作,将比分提升至117.26分。到了大决赛,状态正盛的李天马选择完成全场最高难度动作,5.100难度的动作得到了超高的130.56分,稳稳拿下了职业生涯的首个世界杯冠军。 老将齐广璞身着代表本赛季世界杯积分最高的黄衫出场,三轮表现都稳居前列。他前两轮均选择了4.425的难度动作,第三轮将动作难度提升至4.525,收获亚军,这是他本赛季第三次站上世界杯领奖台。“在我出发之前,李天马已确定是第一名,所以我在滑下来的时候特别放松。”齐广璞表示对自己的表现很满意。颁奖仪式结束后,齐广璞再次穿上了黄色领滑衫。 徐梦桃在本场比赛中两次涉险过关。预赛,她以76.23分进入12人决赛,仅比晋级线高出不到2分。徐梦桃在决赛的滑行中稍有失误,以82.57分排名第六压线获得大决赛资格。大决赛她用4.293的难度动作为“决战”开场,得到114.19分,拿下本赛季世界杯第三金。 陈梅婷以预赛首位晋级,决赛她成为全场唯一突破100分的选手。6人大决赛中,陈梅婷拿出了新动作,以109.04分斩获银牌,职业生涯第四次站上世界杯领奖台。“今后要稳固自己的三周动作,增加经验,为明年的冬奥会做准备。”陈梅婷表示。(转自2月24日《中国体育报》01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星空app官网登录入口】体教融合向阳生长——走进郑州市金水区艺术小学体操训练基地

“都是学习不好的孩子才去练体育。”在常人固有思维中,练好竞技体育和读好书,似乎有着难以调和的矛盾。一方面,竞技体育要走到“金字塔尖”必须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学业难以兼顾是人之常情;另一方面,家长们还是更倾向于孩子能先在学业上精进,实在过不了“独木桥”才另辟蹊径。但学习和体育“双优”的孩子,就有了更多选择。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艺术小学金科校区体操训练基地的孩子们,正是这样的例子。 三方共建主动作为 “省队校办”特色试点 随着社会多元化文化逐步形成,青少年儿童面临的选择日益多样。近年来因从业者年龄小、成才周期长、社会认可度低等特点,国内体操项目的后备人才数量严重萎缩。河南省也不例外,虽为人口大省,但存在体操教练员资源异常匮乏、地市业训点严重不足等实际情况。虽然幼儿基本体操在河南蓬勃发展,但省中心体操基地容纳量有限,许多优秀苗子运动员无法继续体操训练。为此,河南省武术体操冰雪运动中心(以下简称“河南武体冰中心”)深入思考,主动作为,探索“省队校办”合作模式筹建训练基地。 经过多次调研,并报河南省体育局同意,河南武体冰中心于2022年4月牵头与河南省体操协会、郑州市金水区艺术小学金科校区达成共建金科校区体操训练基地共识,充分利用该校作为郑州市唯一一所可寄宿的公办小学且交通便利、师资雄厚的优势,接纳省内各地市优秀苗子运动员来校集中学习和训练。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在学校建立体操训练基地是一个很好的生长点,可以更进一步实现深度体教融合。孩子们上午学习文化课,下午进行体操训练,晚上还有值班老师可以辅导功课,学校的寄宿条件可以满足外地学生学、训、吃、住一体化的需求。”郑州市金水区艺术小学金科校区校长韦慧卿表示,学校高度认可“体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充分调动学校师资、场地、保障等优势资源,积极推动体操进校园工作,旨在以专业队为引领,带动学生全员参与体操运动,建设全国知名体操特色学校。 河南省体育局、武体冰中心在政策、资金、器材、师资等各方面予以金科校区体操训练基地大力支持。在政策上,支持该基地单独组队参加河南省青少年体操锦标赛等重要赛事;从2022年4月立项至今,各方在该基地建设和运营上的总投入已接近500万元;对标河南省队标准为其配备专业青少年训练器材,并选派两名省队优秀教练员进校执教。 从“画饼”招生到口碑载道 走进金科校区体操馆,能发现这里“麻雀虽小五脏俱全”。700平方米的空间,与其他省区市队、各级体校的体操训练基地相比有些局促,但容纳了各种常见的体操训练器材20多类,吊环、双杠、单杠、助跳板等器械还区分了儿童和成人分别配备,各类弹网、气垫、保护垫、海绵坑等辅助训练器材一应俱全。三四十个孩子每天下午从2点到6点在这里练得热火朝天。 最初这里并非如此。“体操馆还在装修时,我们就开始招人了,当时主要从洛阳、驻马店、新乡等地市的幼儿园选拔孩子。能来郑州读书对他们有一定吸引力,但也花了不少功夫才说服家长。”回忆起2022年6月刚开始招生时,河南省体操运动协会秘书长马俊萌表示,当时全靠“画饼”。 9岁的孙白芷寒是最早一批招生参与体操训练的学生,她的妈妈白娜最初也很犹豫。“要把孩子从驻马店送来郑州上学,一开始我也担心练体操会不会耽误学习和长身体,怕孩子太累。当时招生老师的一句话点醒了我,他说担心孩子练体操苦,难道高考‘头悬梁锥刺股’就不苦吗?拿出两三年时间尝试,三年级就大概知道孩子能不能走专业这条路。给孩子多一个发展的机会,就算不能练体操,也不耽误学习。来了之后,发现教学、训练、食宿等条件特别好,各级领导也非常重视孩子的学习和训练,我也越来越放心。”在2024年河南省青少年体操锦标赛上,孙白芷寒获得8岁组女子全能金牌、平衡木金牌,如今已成为河南省体操队正式集训队员。“获得冠军后,她自己收获了很大的成就感、幸福感、价值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家长对竞技体操也有了一定认知。如今孩子进省队了,我们会全力支持她继续走下去。”白娜说。 教练钟宇鸣是河南省体育局通过人才引进录用的优秀教练员,一直在省队一线带队。金科校区体操训练基地建成后,武体冰中心领导多方统筹协调,最终选派她进校执教。“在学校带队员挺有挑战性的,我愿意尝试,但确实比在专业队更累些,孩子的思想、家长的认知和专业队相比完全不同。”这里招收的孩子虽然在幼儿园练过基本体操,但进行专业体操训练是从上小学才开始,家长们最初认为练体操很累、很危险,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但钟宇鸣和同事们非常敬业,每天下午4小时的训练中,每一位教练员都手把手教孩子,不断强调要领、纠正动作,几乎没有休息时间。“在这个环境中,孩子们身边就是同龄人,不像省队里有大队员作为榜样。她们看不到更好的,所以教练必须不停提要求,才能帮助她们提高。”只用了两年多时间,钟宇鸣就将几乎零基础的孩子带到了省比赛冠军水平。“取得这样的成绩,只能说孩子们练到位了,我们平时也抓得紧。省体育局和中心对基地投入很大,学校和协会也全力支持,帮孩子们解决了很多训练和学习上的困难,家长也给了我们越来越多的支持和信任。”钟宇鸣说。 随着金科校区体操训练基地的口碑越来越好,近两年招生越来越容易了。“现在招生不需要刻意宣传了,家长会通过各种渠道把孩子送来,我们还需要适当筛选。郑州本地的孩子也越来越多,很多还在幼儿园的孩子会以走训的形式先尝试训练,到了上学年龄再正式入学。”马俊萌说。(转自2月25日《中国体育报》01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星空app官网登录入口】国产冰雪装备设施以向新谋向兴

冬日里欢腾的冰城哈尔滨因亚冬会的举办变得更具吸引力,也让人们进一步领略到“白色经济”释放的火热效能。从冬奥会到亚冬会,国内冰雪运动及冰雪旅游的持续火热为体育器材厂商们提供了发展沃土。冰雪设施装备制造企业紧跟时代需求,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研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为冰雪经济发展不断注入新动力。 在北京冬奥会前,国产冰雪设施装备在很长一段时间都难以进驻顶级赛场,很多个人装备、场地设备都依赖进口,大部分生产冰鞋、雪板的企业也以贴牌代加工为主。“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从愿景变成现实、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战略深入实施为国内冰雪市场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产冰雪设施装备制造也步入了新的发展轨道,正努力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跨越。 以全自动造雪机为例,卡宾滑雪集团在去年冬博会推出的全自动造雪机鲲鹏SU8一亮相便吸引了海内外展商的目光。这款造雪机在陶瓷喷嘴、超混核子器、水冷过滤、铝芯、离合器等关键部位均采用自主创新技术,能通过采集气象站的气象资料,判断温度、湿度等是否达到造雪条件,进行数据分析后选择自动启动和关停,操作者可以在电脑、平板和手机上实现远程控制和一键启动功能。据介绍,目前卡宾造雪机业务涵盖14个省(区、市)的滑雪市场,2024—2025冰雪季,造雪机在多个南方城市热销,业务量较上一雪季明显攀升。 黑龙冰刀为许多“60后”“70后”冰上运动爱好者熟知,这个国产老品牌正通过深耕基层市场,开始被“80后”“90后”“00后”熟悉并认可。目前,黑龙国际冰雪装备有限公司建成了全球首条全自动化冰刀机器人生产线,年产能达300万副,效率较传统工艺提升40倍。其研发的钛合金T型速滑刀填补国内空白,性能达国际顶级水平,已装备多国运动员。在被誉为短道速滑之乡的七台河市,百凝盾运动装备科技有限公司的车间生产流水线上,年产冰鞋突破3万双。厂房的激光扫描3D建模系统、初级短道冰刀生产线、初级大道冰刀生产线、激光焊接生产线4套生产设备除了能实现批量化生产,还能为专业运动员提供私人定制服务。据了解,企业已为1万多名国内外运动员进行激光扫描3D建模。 短道速滑比赛场上,运动员的滑行速度非常快,易发生侧滑、摔倒,安装防护垫能起到缓冲和保护作用。本届亚冬会,河北定州市天华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带着几位员工全程站着看完短道速滑比赛,他们更重要的任务是做好防护垫的保障工作。防护垫的内胆看起来简单,其中的奥妙却不少。这款防护垫采用创新材质的海绵内胆,能最大限度吸收冲击力量,并以最慢速度回弹,有效保护运动员,减少运动伤害。面料具有耐低温、柔软的特点,即使长期置于零下30摄氏度的低温环境,柔软度和性能也不会发生改变。“能够在冬奥会、世界锦标赛、世界杯、亚冬会等顶级赛场为运动员服务,是一件非常令人自豪的事情,也希望我们的产品能走进更多冰场,为冰雪运动发展贡献力量。”该负责人表示。(转自2月25日《中国体育报》01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星空app官网登录入口】十五运群众赛事首项赛事五人制足球银川鸣哨

2月20日上午,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群众赛事活动足球项目五人制足球男子甲组预赛在宁夏银川开赛。该项目的揭幕标志着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群众赛事活动正式开始。 本次比赛为期六天,由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中国足球协会主办,宁夏回族自治区体育局、银川市人民政府承办,共有来自北京、天津、黑龙江、上海、浙江、江西、山东、海南、重庆、四川、西藏、陕西、甘肃和青海的14支队伍参赛。经过抽签分成4个小组进行小组赛和排位赛,每组前两名和两个第三名的排位赛胜队将晋级正赛。 江西队在揭幕战6比1大胜甘肃队收获开门红,球员聂皓天表示,“大家共同努力和充分的准备换来了胜利。感谢国家体育总局和中国足球协会提供机会,让我们以群众的身份站上全运赛场。” 海南队8比0大胜西藏队。从祖国的“天涯海角”来到“塞上江南”,领队林雷介绍,球队是第一次来到宁夏,“队员们的年龄相对小,身体素质也算不上最好,能顶住压力发挥出技术水平,最终赢球还是很开心。”虽然大比分告负,但能踏上全运会的群众比赛赛场,西藏队的旦增加参非常兴奋:“对我来说,来到全运会的赛场是一次很好的学习交流机会。感谢赛区提供的精心服务,我们之后要继续努力。” 作为赛事承办方,宁夏体育局高度重视筹备工作,对赛场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还完善了运动员休息室、医疗室、裁判员休息室等配套设施。另外,在赛事组织、安全保障、志愿服务等方面也进行了部署。 据了解,本次比赛结束后,宁夏赛区还会在4月承办七人制男子老将组的比赛。宁夏体育局群体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承办全国性、专业化、高水平的足球赛事,进一步激活宁夏群众的体育热情,助力宁夏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转自2月21日《中国体育报》01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星空app官网登录入口】2025赛季中超周末打响 争冠格局重塑 升班马与新星成亮点

2025赛季中国足球超级联赛将在2月22日打响,首轮比赛上演多场值得关注的比拼。更多球队参与争冠、升班马延续良好势头、年轻球员崭露头角,都将成为新赛季的亮点。 2024赛季中超争冠大戏由上海的两支球队联袂上演,跌宕起伏的争冠大戏固然精彩,但多少略显“单调”,第三名与第二名的积分差距高达18分。 随着核心奥斯卡离队,武磊也有伤在身,上海海港新赛季将面临新挑战。被更多球队研究并当作争冠球队迎战,这是上赛季异军突起的上海申花要面对的挑战。与此同时,其他球队也在补强阵容,动作最大的当属北京国安。 北京国安上赛季最终位列第四,球队表现并不稳定。新帅塞蒂恩执教履历很具说服力,俱乐部今年的引援力度也非常大。随着北京国安“压哨”签下塞尔维亚国脚、贝尔格莱德红星队长斯帕吉奇,新赛季球队的外援整体水平非常值得期待。加之引进吴少聪和入籍球员塞尔吉尼奥,本就具备不俗实力的本土球员阵容也得到进一步补强。 同样,底蕴深厚的山东泰山始终是位列争冠行列的强队。成都蓉城作为新势力,三年征战中超联赛先后位列第五、第四、第三,有这样一步一个脚印的上升势头,他们在本赛季有更大作为也难称意外。 联赛另一大看点是升班马的表现。中超新军云南玉昆和大连英博都是以“连级跳”的方式晋级中超,他们能否如当年的武汉三镇、成都蓉城那样延续新军的冲击力,将在本赛季给出答案。 如今的中超已经很难像曾经那样,依靠个别外援就能撑起“半边天”,而中超的实力球员大家已经比较熟悉,这种情况下,新人的涌现不仅会为球队打开局面,也将让联赛更具活力。这两年中国男足U系列球队在洲际赛场表现越来越好,说明经过数年积累,年青一代的人员储备更为丰富,新人冒尖的机会也随之到来。尤其是这次在深圳U20亚洲杯上展现出不错能力的年轻球员们,在联赛中势必会获得更多机会。经过亚洲杯洗礼,他们有望在联赛舞台进一步展现自己的价值。 本周六,2025赛季中超揭幕战将在上海打响,由上海申花对阵长春亚泰,当日还将进行成都蓉城主场对阵武汉三镇、云南玉昆主场迎战北京国安的两场比赛。23日将以“青岛德比”开场,由青岛海牛主场对阵青岛西海岸,同时进行的比赛还有浙江队主场对阵大连英博、山东泰山主场迎战河南队、天津津门虎主场对阵梅州客家,上海海港主场与深圳新鹏程的比赛将为首轮比赛画上句号。(转自2月21日《中国体育报》01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星空app官网登录入口】春节户外运动线路出彩 消费热潮迸发

春节前,国家体育总局发布了11条“2025年春节假期户外运动精品线路”,这些线路成为炙手可热的旅游线路和目的地,带动全国多地掀起户外运动热潮,从侧面反映出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也为传统节日赋予了新的活力和意义。 冰雪运动引领消费热潮 “春节期间,崇礼大力推动滑雪场提质升级,除开展体育赛事,还增设滑雪邮局、戏雪乐园、萌宠乐园等项目,举办新春市集、舞龙舞狮表演、篝火晚会、灯光秀、魔术专场等70项活动,进一步丰富了崇礼区滑雪度假之旅运动线路业态。”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春节假期,崇礼区累计接待游客60.45万人次,同比增长27.59%;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35亿元,同比增长21.79%。冰雪运动的激情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更有效激活了周边产业链,餐饮、住宿、娱乐等行业同步升温。 北京市延庆区凭借得天独厚的冬奥场馆和冰雪资源优势,成为今年春节的热门旅游地之一。据统计,春节期间延庆区共接待游客122.1万人次,创收1.16亿元。其中,冬奥园区收入802万元,较历史峰值增长25%。此外,68.3万人次涌入北京延庆冬奥城·冰雪长城行户外运动线路,贡献了5361.6万元的消费。 在吉林,以“吉林环长白山冰雪户外运动线路”为代表的旅游项目成为春节顶流。26.03万人次的游客在此体验高山滑雪、雪地摩托等项目,直接拉动消费5.68亿元。黑龙江哈尔滨的“逐梦亚冬冰雪游”休闲运动线路更是火爆,春节期间共接待游客77.28万人次,其中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接待游客超61万人次,单日入园游客数突破10万人次,创历年新高。 户外运动线路多点开花 在南方,户外运动线路也呈现出别样魅力。广东阳江海陵岛户外运动线路融合了海陵岛最具代表性的生态景观、水下考古发现及丰富的民俗文化。游客可以体验帆船帆板、沙滩足球、冲浪、海钓等项目,同时感受阳江特色风筝文化和疍家文化。春节8天假期,该线路实现总收入5.11亿元,参与线路总人数达54.9万人次。 广西桂林环漓江户外运动线路则凭借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户外运动项目成为热门打卡地。8天假期吸引50万人次参与,涵盖项目总收入达7亿元。 此外,浙江安吉的高山竹海“雪之恋”户外运动线路以滑雪、滑翔伞等多元项目吸引了35万人次,创收4.7亿元;湖北三峡户外运动线路以“游高峡、赏平湖”为主题,通过非遗民俗游船、新春灯会等活动吸引了14.35万人次,创收1267万元。 模式创新积累宝贵经验 今年春节假期,“体育+文旅”创新模式展现出强劲动能,长达8天的假期不仅释放了公众积蓄已久的出行需求,更通过时间窗口的延展为深度体验创造了可能。从北国雪原到南海之滨,各地特色户外运动场景与文旅资源实现有机融合,让人们在享受运动乐趣的同时,深度感知地域文化魅力。 这种融合模式的成功,也为未来旅游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上海体育大学副教授丁云霞认为,今年春节假期户外运动精品线路的成功,为未来旅游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通过“体育+文旅”的深度融合,各地不仅实现经济增长,还提升了文化影响力。这种模式的成功也预示着未来旅游市场将更加多元化、个性化,户外运动将成为全域旅游的核心驱动力之一,并将走向生活化、全民化,成为国民新的生活方式,不断释放消费潜力,形成新的消费热潮。(转自2月21日《中国体育报》01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星空app官网登录入口】大胜日本 中国男篮锁定亚洲杯名额

2月20日晚在深圳市体育中心,中国男篮以100比58击败日本队。本场比赛是中国队在亚洲杯预选赛第三阶段的首场比赛,也是中国队在去年73比76惜败日本队后的复仇之战。 此番中日大战,中国队派出了曾凡博、徐杰、周琦、朱俊龙和队长赵睿的首发阵容。首节开始,朱俊龙上篮得分为中国队拿下首分。第二节,随着曾凡博和赵继伟连续两记三分命中,中国队以27比14将比分优势扩大到两位数。日本队凭借出色的外线投射和快速反击能力,将比分缩小到28比34,中国队被迫暂停调整。上半场结束,中国队以50比33领先。易边再战,双方进攻效率均有所下降,随着徐杰连续命中两记三分,其他队员也接连有三分入账,比赛失去悬念,中国队以100比58大胜日本队。至此,中国男篮以4胜1负提前一轮锁定2025年男篮亚洲杯的晋级名额。 本场比赛,中国队6人得分上双。胡金秋拿下全队最高的17分,队长赵睿砍下16分、8个篮板和4次助攻,曾凡博得到13分、4次封盖,徐杰进账13分、4次助攻,周琦得到11分,廖三宁得到10分。 2月23日,中国男篮将奔赴关岛参加亚洲杯预选赛最后一场比赛。(转自2月21日《中国体育报》01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星空app官网登录入口】云南推动高原特色体育强省建设迈上新台阶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谋篇之年。如今,体育发展的时代背景已发生深刻变革,体育功能不断丰富扩展,体育的发展格局正在深刻调整,面对新的形势任务,面对粤港澳大湾区全运会的大考,云南省体育局贯彻落实全国体育局长会议精神,按照主动想、扎实干、看效果的抓工作“三部曲”,全力推动高原特色体育强省建设迈上新台阶。 深化体育领域改革,是激发体育事业发展活力、动力的必由之路。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推进高原特色体育强省建设,云南省体育局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体育强省建设的若干措施》,制定9个方面42项具体改革任务措施,全面增强全省体育领域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以改革为引领,一体推进高原特色体育强省工作迈上新台阶。 近年来,云南省体育局聚力聚焦为民惠民,办好人民满意的体育,助力全省群众体育工作发展走上快车道。截至2024年底,云南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42.6%,国民体质测定合格率达92.8%,提前完成“十四五”既定任务目标。同时,全年2000多场全民健身赛事的举办充分满足了全省体育爱好者的需求,达成让全省群众“周周有活动,月月有赛事”的目标,带动直接经济效益34.07亿元,拉动消费超千亿元。2025年,云南将围绕构建完善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全面加强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完善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推动城乡健身设施从“有”向“优”转变,举全系统之力为全省体育爱好者带来更多更好更优的群众体育赛事。此外,云南省率先印发《体育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意见》,以“体”促“融”,打造云南体育促“三交”新样板,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上云南健儿取得竞赛和表演项目成绩第一。未来,全省体育系统将继续以人民为中心,办人民满意的体育,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通过体育畅享“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2024年是云南竞技体育收获颇丰的一年。刘浩在巴黎奥运会勇夺皮划艇静水男子500米双人划艇金牌,云南玉昆足球俱乐部中甲夺魁,让云南足球时隔21年重返中国顶级联赛,一系列荣耀时刻让全省人民为之振奋。2025年,面对粤港澳大湾区全运会的挑战,云南将持续改革完善高原特色竞技体育管理运行机制,积极融入奥运战略,全力支持国家备战洛杉矶奥运会,扎实做好第十五届全运会备战工作,科学项目布局、优化后备人才培养输送体制,强化医科训一体化发展,推动云南竞技体育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同时,还将持续推动“三大球”改革发展,支持好玉昆足球俱乐部征战中超,完善青少年培养体系,加强“三大球”协会建设和俱乐部运营管理能力,向着把“三大球”打造成体育强省的标志迈进。 2024年,中国户外运动产业大会再次落户云南,在大理、丽江、迪庆、怒江四地为全国乃至世界的户外运动爱好者呈现了一场户外运动盛会。大会连续两年在云南举办,展现了近年来云南省深入探索实践“两山”理论,发展体育新质生产力,紧扣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聚力资源经济发展优势,释放体育产业发展效益取得的可喜发展成果,体育产业总规模连续三年保持30%以上增速。未来,云南将持续放大“高原训练胜地、户外运动天堂、四季赛事乐园”三大品牌效应,充分发挥自然、人文、民族、区位等比较优势,以资源换产业、引投资、育主体、强品牌、促发展,确保到“十四五”末实现“千亿规模、万户企业、百户规上”的体育产业行动目标。提质升级“一带一路·七彩云南”七大品牌赛事,办好“跟着赛事去旅行”和“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系列活动,重点打造环云南自行车系列赛、九大高原湖泊山水联赛等具有全球影响力、全国竞争力、全省引领力、周边辐射力的特色赛事品牌。继续高质量申办好中国户外运动产业大会,持续推动云南“大香格里拉”集聚区、先行区建设,力争在“十五五”末将云南打造成中国乃至世界户外运动发展新样板。 云南体育主动融入和服务全省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融入国家总体外交战略,服务重要外交方向,以赛事活动为媒加强体育对外交流,开展和丰富边境体育赛事活动交流体系,构建了多层次合作平台。2025年,云南省将把办好“一马跑两国”“两国一赛道”、澜湄藤球公开赛、怒江皮划艇野水公开赛等一批对外交流体育赛事作为重点,打造成“国门赛事”和品牌赛事。深化体育促进人文交流作用,持续推进与尼泊尔体育赛事活动、马尔代夫乒乓球项目深层次的交流合作,重点做好边境幸福小康村体育嘉年华,在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等国开展体育“小而精”“小而美”项目及周边对外交流活动,保持民间交流“温度”“热度”,展现云南体育参与国际体育治理体系新的格局和担当。 展望未来,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篇的关键节点,云南省体育局将以更加坚定的步伐,将深化改革贯穿云南体育“高原训练胜地、户外运动天堂、四季赛事乐园”三大品牌建设各方面、全领域,朝着高原特色体育强省的目标持续迈进,为体育强国战略贡献云南力量、云南智慧、云南方案,作出应有贡献。(转自2月21日《中国体育报》01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