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app官网登录入口】冰火交融启新篇 亚冬会撬动黑龙江冰雪经济

哈尔滨亚冬会的圣火虽已熄灭,但这场盛会为黑龙江带来的产业变化效应持续释放。从北京冬奥会到哈尔滨亚冬会,中国冰雪产业规模持续扩大:2023年达8900亿元,2025年预计突破1万亿元。黑龙江作为中国现代冰雪产业的策源地,依托气候优势、群众基础与亚冬会契机,正加速从“冰雪摇篮”向“全球冰雪创新极”跃升。 赛事经济:消费升级与基建迭代双轮驱动 亚冬会期间,哈尔滨通过创新的“赛事+节庆”模式成功激活了消费市场。冰雪大世界景区面积大幅扩容至100万平方米,为游客提供了更广阔的冰雪娱乐空间。同时,亚布力滑雪场也迎来了客流高峰,日均接待量突破3万人次,彰显了冰雪运动的巨大魅力。 春节期间,哈尔滨游客数量达到1215万人次,同比增长高达20.4%。这一显著增长不仅反映了游客对冰雪旅游的热情,也体现了赛事经济对旅游市场的强大拉动作用。与此同时,消费结构也同步升级,滑雪培训预订量激增,显示出民众对冰雪运动参与度的提升。此外,智慧滑雪镜、加热雪服等智能冰雪装备销售额大幅增长,进一步证明了冰雪消费市场的细分化和高端化趋势。 基建方面,黑龙江加快迭代升级步伐。绥满高速公路部署先进的AI交通管控系统,有效提升了道路通行效率和安全性;亚雪公路则采用了纳米抗冰沥青,保障恶劣天气下的道路通行能力。这些基础设施的升级,为赛事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科技突围:从“冰刀革命”到全球智造标杆 哈尔滨亚冬会成为黑龙江冰雪装备技术的全球秀场。齐齐哈尔黑龙国际冰雪装备有限公司建成全球首条全自动化冰刀机器人生产线,年产能达300万副,效率较传统工艺提升40倍。其研发的钛合金T型速滑刀填补国内空白,性能达国际顶级水平,已装备多国运动员。哈工大院士团队研发的智能型冰机,通过AI视觉识别技术实现冰雕自动化切割,效率较人工提升数十倍;多机器人协作的智能冰雕系统更是在冰雪大世界大放异彩。此外,乾卯雪龙采用3D打印技术推出自由式滑雪板,通过国家队测试;赫哲远鹏雪地摩托车出口10余国,彰显“龙江智造”国际竞争力。 集群效应:从本土创新到全球市场破局 黑龙江冰雪装备产业借亚冬会形成“创新-转化-应用”闭环。宇峰索道的拖牵设备进驻亚冬会赛场,巩固国内龙头地位;劲道冰雪科技、百凝盾等企业落地,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黑龙江省政府通过五大举措加速产业升级,包括强化科技创新、完善园区基建、推动品牌出海、建立标准体系、活用政策红利。目前,黑龙江省冰雪装备企业年营收已达54.7亿元,同比增长7.9%,集群效应初显。 面对年均3.5万人的产业人才缺口,黑龙江启动“冰雪龙匠”工程。哈尔滨体育学院开设冰雪装备材料学专业,亚布力设立国家级滑雪教练认证中心,政校企联合培养复合型人才,已支撑75%的研发岗位。随着哈工大智能冰砌块设备出口海外、黑龙江标准获国际认可,这片黑土地正从“制造”向“智造”跨越,书写冰雪经济全球化新篇章。 亚冬会不仅是竞技场,更是科技、产业、文化交融的试验田。当智能冰墙点亮冰雪大世界,当钛合金冰刀滑向国际赛场,黑龙江以“冰火交融”的创新之力,为全球冰雪经济贡献中国方案。这场盛会并非终点,而是万亿冰雪经济国际化征程的起点——在这里,传统与现代共振,产业与人文共生,东方冰雪传奇正翻开新的一页。(转自2月18日《中国体育报》01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星空app官网登录入口】短道世巡赛米兰站中国队获1金1铜

在结束亚冬会征程后,中国短道速滑队即刻前往意大利米兰,参加2月14日至16日举行的2024-2025赛季国际滑联短道速滑世巡赛第六站比赛。根据中国短道速滑队公布的名单,林孝埈因近期进行肩部手术及康复治疗,退出本赛季后续比赛,世巡赛米兰站由刘冠逸出战,其余参赛选手与亚冬会一致。 当地时间2月15日,本站比赛展开第一个决赛日的争夺,中国队在男子500米和女子3000米接力分别获得金牌和铜牌。 男子500米比赛,中国队派出孙龙、刘少昂、刘少林三人。刘少林在1/4决赛获得小组第五名,无缘晋级。半决赛,孙龙以小组头名身份获得A组决赛席位,刘少昂在比赛中与其他选手发生碰撞,只得进入B组决赛。决赛开始后,最内道出发的孙龙迅速抢到第一名领滑位置,并将优势保持到最后,最终以40秒777获得冠军,这也是孙龙本赛季世巡赛获得的第二枚500米金牌。赛后孙龙表示,非常高兴拿到这枚金牌,这是第一次在米兰冬奥会场地比赛,希望能在冬奥会时拿到更多金牌。 刚刚在亚冬会获得女子3000米接力冠军的中国女队进入该项目A组决赛。中国队派出范可新、王欣然、臧一泽、张楚桐,最终以4分11秒159获得铜牌,荷兰和意大利队分获金牌和银牌。(转自2月17日《中国体育报》01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星空app官网登录入口】深化体教融合 探索协同育人 天津市体育局创新体育拔尖人才培养新模式

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必须高度重视人才、精心培养人才、主动服务人才,构筑强有力人才支撑。近年来,天津市体育局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及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聚焦《体育强国建设人才规划(2023-2035年)》和《天津市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战略目标,分别与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和天津南开日新学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深化体教融合,为推进体育强市、体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创新拔尖竞技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培养模式 天津市体育局在保障好运动员各项权益的同时,积极构建科学高效的运动员文化教育协调运行机制。借助天津大学、南开大学两所知名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全方位提升运动员的教育水平,助力运动员实现运动成绩与文化素养的双提升。 天津大学与南开大学借助自身教育资源优势,广泛招收全国优秀运动员,针对运动成绩突出的高水平运动员,如世界冠军、国际级运动健将以及国家队现役运动员,充分利用好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制定的有关招生政策,予以优先支持。 天津大学还积极响应体育人才培养号召,借助“体育单招”方式招收运动员进入校园接受系统的学历教育。学校结合体育人才培养特点,制定运动员专属培养方案,从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到实践环节,充分考虑运动员的训练与比赛安排,确保学训两不误。出台科研支持、职业指导等配套激励政策,助力运动员体育专业技能与综合文化素养协同提升。 探索体育后备人才“一条龙”培养模式 天津市体育局锚定部分优势与特色体育项目,推进“体育人才抓早抓小”工程,构建一套全方位、多层次,覆盖“小学、中学、大学”全学段的新时代体育人才培养体系,积极探索并精心打造独具天津特色的“一条龙”体育人才培养模式。 依托南开日新学校的十二年制办学体制,天津市体育局携手日新学校共建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梯队。双方深度合作,共同研究制定选拔标准,实施集中化管理与个性化教学。计划面向全国广泛招收具有篮球、排球、田径等天赋的中小学生,通过试训、考核等方式,精准筛选出具备发展潜力的体育特长生。市体育局发挥资源协调优势,为学校选派经验丰富、专业素养高的优秀教练员,为学生的日常训练与比赛提供专业指导,全方位保障学生训练设施及场馆等训练条件。做好顶层设计,规划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梯队建设,提升竞技体育专业训练的连贯性,为体育人才的长远发展筑牢根基。 搭建高水平人才共享机制 在体育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方面,天津市体育局与两所高校深度合作,共同致力于提升高校体育教育水平与师资队伍建设。 天津市体育局推荐优秀运动员或教练员等高层次体育人才以专任或兼任的形式到校执教,担任学校运动队教练,根据学生体育需求开设相应课程,为学校体育教学与训练注入新的活力,推动校园体育事业全面发展。进入学校的高层次体育人才在完成校内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可继续代表天津市参加高水平体育赛事或指导运动队训练,实现人才在高校与体育系统之间的柔性流动与高效合作。今年1月2日,天津大学一站式体育育人基地正式揭牌成立,天津籍女排世界冠军姚迪受聘担任学院学生排球俱乐部指导教师。姚迪表示,入职后会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为学生精心开设排球课程,指导学校排球社团的各项活动,以实际行动在校园中大力推广排球运动,广泛传播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新时代女排精神。 合作开展体育学专业及人才培养基地建设 天津市体育局秉持协同发展理念,分别与两所高校构建专业共建机制,支持天津大学运动训练专业和南开大学体育旅游专业建设,共同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在师资队伍搭建上,天津市体育局充分整合资源,为两所高校输送专业素养高、实践经验丰富的优质师资,助力其打造结构合理、实力强劲的教学团队。在体育理论与实践交流方面,天津市体育局搭建平台,组织各类学术研讨、经验分享以及实践指导活动,为高校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两所高校凭借自身深厚的学科底蕴,深度融合体育及相关领域知识体系,培养适应市场多元需求的高素质体育人才。 天津市体育局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推动系统内各单位与两所高校开展深度合作,共建人才培养及实习实训基地,为高校学生提供专业且完备的基础场地,满足学生训练、实习及实训等多方面的需求。对于通过普通高考招录的学生,若其具备突出的体育特长,且怀有在竞技体育领域继续深造的意愿,天津市体育局将为其提供多项支持。在训练条件上,整合优质训练资源,为学生提供专业训练设施与场地;在技术指导方面,选派经验丰富、专业精湛的教练团队,为其提供精准高效的指导,助力其在竞技体育的道路上不断攀登,实现更高目标。(转自2月17日《中国体育报》01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星空app官网登录入口】解锁世界杯冠军 李方慧未来无极限

90.50分!北京时间2月16日,李方慧凭借这一分数在2024-2025赛季自由式滑雪U型场地技巧世界杯加拿大卡尔加里站登顶,成功解锁世界杯冠军,并和英国选手佐伊·阿特金共同捧起象征着世界杯赛季总冠军的水晶球奖杯。 对于李方慧来说,2024-2025赛季是收获的赛季。在世界杯赛场,她参加了5站世界杯,最终收获1金2银。去年12月,她在崇礼时隔5年再登世界杯领奖台,把奖牌换成了银色;世界杯美国阿斯本站,她再获一枚银牌;在加拿大卡尔加里举行的世界杯收官战中,她将金牌收入囊中,实现了职业生涯的重大突破。在哈尔滨亚冬会上,李方慧作为替补参赛,为中国体育代表团摘得了首枚金牌。除此之外,她在世界冬季极限运动会的角逐中斩获一枚银牌,同样获得职业生涯新突破。 李方慧本赛季多次登上领奖台的背后,少不了要提及世界杯崇礼站。崇礼云顶滑雪公园是李方慧的“福地”,她在本赛季之前两次登上领奖台都是在崇礼。2024-2025赛季之初,李方慧的状态并不在最佳,但到了家门口举行的崇礼站世界杯,她有足够的底气,在第一轮滑行就拿出了最好状态,最终获得一枚银牌。5年后再登领奖台让李方慧信心倍增,“在云顶拿到银牌之后,状态一直在提升。云顶的比赛给我增加了信心,接下来的比赛也越来越稳定。”之后就是她在世界杯美国阿斯本站和世界冬季极限运动会再夺两枚银牌。 从美国阿斯本回国的飞机落地后,李方慧接到了替补参加哈尔滨亚冬会的消息。3天后,她出现在了亚布力赛区U型场地技巧赛场。从训练到正式比赛只有一天的时间,李方慧快速调整,最终和张可欣包揽了该项目的金银牌。赛后她坦言:“自己在心态方面比之前进步了很多。” 亚冬会夺冠后,李方慧又马不停蹄地赶往加拿大卡尔加里参加世界杯。她在预赛的两轮滑行得分都超过90分,排名第二晋级决赛。决赛取三轮滑行的最好成绩,她在第一轮拿出了包括1080在内的一套动作并出色完成,得到90.25分。在第二轮滑行中,她调整了第二个动作,将最好成绩提升至90.50分。虽然第三轮未能再次刷新最好成绩,但她凭借第二轮滑行的90.50分摘得了本站世界杯冠军。 第二轮得分揭晓的那一刻,李方慧笑得很灿烂,还朝着镜头打招呼。这个平时很爱笑的姑娘,在赛场上总是表现得沉稳和平静,能让她彻底释放的场合并不多。在崇礼站获得银牌时,李方慧发了一条朋友圈:“我终于突破自己了!”“终于”二字道出了5年世界杯经历“奖牌荒”的不易。现在,她可以用“我又突破自己了”来展望未来的无限可能。 一个多月后,李方慧还将踏上瑞士世锦赛的赛场;不到一年后,米兰冬奥会就将举行。瞄准未来,李方慧还有更多可能。(转自2月17日《中国体育报》01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星空app官网登录入口】亚洲冰雪盛会上演世界级较量

为期8天的哈尔滨第九届亚冬会2月14日落下帷幕,中国体育代表团以32金27银26铜共85枚奖牌的成绩,居金牌榜、奖牌榜首位,金牌数、奖牌数均创中国队参赛历史新高。在亚冬会竞技舞台上,中国体育健儿顽强拼搏、不畏强手,多次展现世界级对决和难度,一次次上演精彩好戏。 本届亚冬会是我国参加亚冬会以来打破纪录最多的一届,速度滑冰、短道速滑项目打破多项亚洲纪录、赛会纪录。 中国速度滑冰队拿到全部14枚金牌中的11枚,对比上届札幌亚冬会的1金,打了漂亮的翻身仗。作为速度滑冰男子500米冠军,高亭宇的卫冕过程并不轻松,34秒95的夺冠成绩只比亚军快0.02秒,比季军快0.08秒。银牌得主、日本选手森重航是北京冬奥会男子500米季军。在男子短距离团体追逐比赛中,北京冬奥会男子500米亚军、韩国人车旼奎也参加了比赛。 速度滑冰男子1500米比赛前,在这个比赛场馆成长起来的宁忠岩,下定决心要打破荷兰选手克拉默创造的场地纪录。最终他以1分45秒85的成绩,不仅打破场地纪录,还刷新了亚洲纪录。此外,在本届亚冬会上,他还以1分08秒81的成绩刷新了男子1000米亚洲纪录。 短道速滑赛场,中国队与老对手韩国队的强强对决贯穿比赛全程。在女子3000米接力决赛中,公俐在最后一圈极限超越韩国选手金吉利,从韩国女队手中“虎口拔牙”,凭借团体力量,斩获一枚宝贵的金牌。在男子1500米1/4决赛中,刘少昂以2分16秒538的成绩打破赛会纪录。男子500米决赛可谓一波三折,最终林孝埈没有受到多次召回、重新起跑的影响,战胜两名韩国选手夺金。 中国雪上项目“王牌之师”中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队本次派出最强阵容,在5个项目上斩获4金4银2铜。两位冬奥会冠军徐梦桃、齐广璞展现出良好的竞技状态,尤其是徐梦桃斩获2金1银,成为中国雪上项目首位全满贯得主。16岁的陈雪铮是中国体育代表团年龄最小的运动员,她夺得了女子个人银牌。20岁的李心鹏斩获2金1铜,特别是在男子决赛最后一跳逆转夺冠,展现了较强的抗压能力。 在自由式滑雪U型场地技巧、坡面障碍技巧、大跳台3个女子项目上,中国选手拿出了统治级的表现。21岁的李方慧替补参赛拿到冠军,她已经具备登上国际大赛领奖台的能力。亚冬会后,李方慧随队继续参加世界杯比赛,就在刚刚结束的2024-2025赛季自由式滑雪U型场地技巧世界杯加拿大卡尔加里站比赛中,以90.50分登顶,成功解锁世界杯冠军。 在单板滑雪大跳台世界杯夺金后,杨文龙在亚冬会赛场上再一次展现世界级水平。他以内转和外转两个方向1800的高难度动作夺得金牌,以193.25分的得分断层领先。同时,他也是全场唯一成功完成1800动作的选手。3轮滑行,两轮挑战成功1800动作,均得到超过95分的高分,他用亚冬会金牌证明了自己。(转自2月17日《中国体育报》01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星空app官网登录入口】哈尔滨亚冬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及有关工作团组临时党委(扩大)第二次会议举行

2月13日,哈尔滨亚冬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及有关工作团组临时党委(扩大)会议举行。会上对亚冬会参赛办赛工作进行了阶段总结,部署了米兰冬奥会备战参赛工作。国家体育总局党组书记、局长,哈尔滨亚冬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及有关工作团组临时党委书记高志丹主持会议并讲话,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对本届亚冬会作出的重要指示要求,切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善始善终完成亚冬会最后阶段各项工作。国家体育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哈尔滨亚冬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及有关工作团组临时党委副书记刘国永、李静,中国奥委会副主席、亚冬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团长、临时党委副书记周进强,筹办工作组组长、亚冬会组委会副主席杨树安分别总结亚冬会备战参赛办赛等相关工作,部署米兰冬奥会备战参赛工作。 高志丹指出,到目前为止,亚冬会收获各方好评、获得圆满成功。在不到一年半的筹备时间里,通过切实加强党的领导,统筹协调各方力量,继承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的宝贵遗产,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完成了竞赛组织各项工作,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充分展现了国家形象、国家实力、国家影响,展现了东北全面振兴的新变化,展现了中国体育事业新发展,展现了冰雪运动带动人民群众的热情、参与度、凝聚力,展现了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最新实践,体现了冰雪产业在促进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的掌舵领航,在于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在于强大综合国力的保障支撑。成绩的取得,也是全国体育战线、代表团、组委会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结果,同样离不开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的全力以赴和国家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通过举办亚冬会,在实践中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扩大了“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丰硕成果,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铸就了“冰雪同梦,亚洲同心”的和谐舞台。 高志丹表示,中国体育代表团在本届亚冬会上创造了历史最佳成绩,充分展现了中国体育的新作为、中国冰雪运动发展的新成就,彰显了青年一代昂扬进取、自信阳光的形象。每一枚金牌、每一个成绩都得益于赛场上的奋勇拼搏、赛场下的刻苦训练。在本届亚冬会上,作为东道主代表团,中国运动员也展现出了祖国至上、遵规守纪、友好互助、开放大气的精神风貌,以实际行动为实现“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的目标贡献力量。 高志丹强调,成绩值得肯定,但对标米兰冬奥会和冰雪运动强国建设,还要保持清醒和冷静,找准差距和短板,统一思想、攻坚克难、改革创新、接续奋斗,力争在米兰冬奥会表现出应有水平。 高志丹要求,要进一步强化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善始善终完成好亚冬会最后阶段各项任务。代表团参赛要赛出风格、赛出水平,体现出良好的作风。要做好亚冬会总结工作,着眼于米兰冬奥会,着眼于进一步提升我国冰雪运动整体实力,脚踏实地奋发有为,用更大的贡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力量。 在哈临时党委委员、临时党支部书记及有关工作团组负责同志参加会议,总局机关、各有关单位在哈负责同志,代表团团部及监督组有关工作人员参加会议。(转自2月14日《中国体育报》01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星空app官网登录入口】领先 落后 追赶 反超 这枚金牌叫拼搏

当孟繁棋第一个冲过终点,瘫倒在地,已结束比赛在终点等候的三位姑娘唐佳琳、文颖、褚源蒙,扶她起身,为她披上羽绒服。她们接过五星红旗,此时在赛场边的教练、领队、工作人员齐声高唱《歌唱祖国》。领先、落后、追赶、反超,中国队最终以1小时29分06秒3的成绩逆转取胜。逆风翻盘,顽强拼搏,姑娘们用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用胜利奏响属于中国冬季两项的凯歌。 2月13日,亚冬会冬季两项迎来收官日,共举行女子和男子两项接力比赛。女子4×6公里接力率先举行,中国队派出唐佳琳、文颖、褚源蒙、孟繁棋。老将唐佳琳第一棒出发,在前3.8公里她都稳稳排在第一位,第一次卧姿射击也全部命中。3.8公里后进入第二次立姿射击,唐佳琳5发基础弹只命中3发,3发备用弹也无一命中,只得进入处罚圈进行两圈滑行。结束自己的棒次后走进采访区,唐佳琳很自责,她说:“我看到其他队伍脱靶后在备用弹时也都补齐了,由于我的失误落下很多。”三届亚冬会,14年征程,唐佳琳想用金牌为自己画上圆满句号。“能不能有后悔药,让时间倒流。”即使作为老队员,在这样的关键时刻也面临心态起伏。但是唐佳琳说她相信队友,她们一定会全力追赶。采访结束,她回头冲着赛道给第二棒的文颖加油。 没有参加短距离项目,文颖把全部能量都在接力赛释放。“我知道对手的滑行能力,也知道我的能力还有差距。但是我太想追了,所以在第一次射击时有些没控制住,再加上有风造成影响,不过还好都调整回来了。”第一次脱靶1发,第二次5发全中,与文颖同时滑行的是女子短距离冠军、韩国选手叶卡捷琳娜·阿瓦库莫娃。在面对强手时,文颖专注自己,正常发挥训练水平,将接棒时的第四名追到第三名。结束滑行后,唐佳琳在旁边把衣服递给她说:“你太棒了!”文颖也激动地说:“我一直追,追了好多好多。” 第三棒褚源蒙上场,她在完成好自己棒次的同时又逐渐缩小与对手的差距。“我们团队已经组合了多年,大家都非常有底气,所以非常有信心。”褚源蒙说,唐佳琳是队中师弟师妹们的榜样,“不管她发挥的好或不好,我们都相信她,相信她也认为我们可以追回来。” 当接力棒交到孟繁棋手中,中国队与第一名还有28.9秒的差距。17.7秒、13.0秒、0.9秒,中国队即将超至第一位。第一次射击5发全中,第二次射击用备用弹补齐,砰砰几声枪响后,孟繁棋已成为领先者。最后几公里滑行,唐佳琳在赛道旁追着孟繁棋跑,用尽力气喊出加油。当孟繁棋出现在终点前人们的视野里,全场沸腾了。1小时29分06秒3,中国队赢了!赢得热血沸腾,赢得热泪盈眶。“最后我就是拼了,什么都不想,拼就完了。”赛后,呼吸还没平复的孟繁棋说出这样一句话。 相信队友,相信团队,这是四位姑娘共同的信念。正是这份信念和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才能让她们绝地逆转,在家门口为中国体育代表团赢得第32枚金牌。(转自2月14日《中国体育报》01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星空app官网登录入口】徐梦桃担任哈尔滨亚冬会闭幕式中国体育代表团旗手

2月13日,哈尔滨亚冬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宣布,中国自由式滑雪运动员徐梦桃将担任哈尔滨亚冬会闭幕式中国体育代表团旗手。这是继2022年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之后,徐梦桃第二次在大型赛事中担任旗手。 “作为2025年哈尔滨第九届亚冬会中国体育代表团闭幕式旗手,这是一种极高的荣誉,我感到非常自豪和激动。作为旗手,肩负着展示中国运动员风采和运动员精神面貌的责任,我充满使命感和成就感!”得知消息后,徐梦桃第一时间在社交平台分享激动的心情。 2022年2月14日,徐梦桃夺得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冠军,随后担任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中国体育代表团旗手。2025年2月14日,将再次成为闭幕式旗手,徐梦桃有很多感慨。“从北京冬奥会闭幕式旗手到哈尔滨亚冬会闭幕式旗手,从(自己的)冬奥会首金到亚冬会首金,从零的突破到加冕全满贯,22年的奋斗征程,百折不挠的经历都在这一刻变得具象化,也为亚冬会画上最完美的符号,留下最难忘的记忆!” 哈尔滨亚冬会是徐梦桃时隔18年再次参加亚冬会,34岁的她参加了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女子个人、混合团体和女子双人同步三项比赛,斩获2金1银。徐梦桃说:“再次回到亚冬会对我来说是惊喜,作为一名空中技巧女运动员,可以延长自己的运动寿命很有意义。尤其在家门口参加亚冬会,摘得自己人生中第一枚亚冬会金牌,更有意义。”除了努力,在徐梦桃看来成绩的背后更离不开团队的齐心协力。“只有团队更好的保障、只有运动员和教练员一起在场上良好的配合,才能有稳定的发挥,也只有团队的帮助,才可以让我在经历4次手术后,还能保持好的状态站在赛场上。” 心态方面,徐梦桃似乎重回18年前小运动员的时候。“18年前的我16岁,也是突出重围。当时我的心态很轻松,但是行动上是拼的。18年后,和当时的心态一样,行动上在拼、在冲,但心态上很轻松。”徐梦桃非常享受综合赛事的过程,无论是与其他项目运动员的交流互动,还是对亚冬会场地、风景的欣赏以及感受组委会为运动员的保障,她都在“沉浸式体会”。(转自2月14日《中国体育报》01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星空app官网登录入口】越野滑雪女子4×5公里接力夺冠 姐妹花赢得漂亮

伴随着迪妮格尔·衣拉木江在欢呼声中冲过终点,等候在终点区的李磊、池春雪、陈玲双与她紧紧相拥,并展开国旗庆祝胜利,这一刻,喜悦与激情在赛场沸腾。2月12日,哈尔滨亚冬会越野滑雪女子4×5公里接力比赛,中国队以53分59秒3领先哈萨克斯坦队1分25秒2的压倒性优势斩获冠军。 本届亚冬会中国越野滑雪女队开始并不是被关注的焦点,但随着五星红旗在女子个人短距离(传统技术)、女子5公里(自由技术)赛场高高飘扬,中国队强劲的战斗力使越野滑雪赛场惊喜不断,令大家对接力比赛充满期待。最终,她们不负众望,用胜利完美结束亚冬会之旅。中国越野滑雪队领队王岩赛后表示,“我们始终都在做好自己,埋头苦干是我们的主旋律,一直都在按照自己的节奏备战、比赛。” 比赛当天,大风对运动员的发挥造成一定影响,非常考验她们的应变能力及体力。获得女子个人短距离(传统技术)金牌的李磊担起第一棒的重任,比赛前半段她一直跟随在哈萨克斯坦队员身后,后半段开始发力反超,并取得一定优势,为夺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与池春雪完成接力棒交接后,力竭的李磊在原地休息片刻后才离开交接区。“今天的状态很好,很好地完成了既定的战术安排。”李磊说。 随后中国队不断扩大领先优势,上演了“千里走单骑”的好戏,令对手望尘莫及。 “今天队友都发挥得很好,我们每一棒每一圈都在不停地扩大优势。”第二棒选手池春雪表示,获得金牌在意料之中。作为越野滑雪老将,池春雪拥有丰富的大赛经验,她不仅参加过多届冬奥会,而且还获得北京冬奥会越野滑雪女子4×5公里接力第十名,刷新了中国队在该项目冬奥会参赛历史最好成绩。对于自己在亚冬会上收获1金1铜的表现,池春雪比较满意。对于米兰冬奥会,池春雪充满期待,“如果能兼顾的话,我还是希望能多参加国际大赛,积攒积分,站上米兰冬奥会的赛场为国争光。” 第三棒与自己竞速的陈玲双则拼尽全力,继续扩大优势。“前两个队友已和对手拉开很大距离,我想为最后一棒队友争取更多时间,所以提高了自己的强度,继续为队友创造优势。”陈玲双表示。 接力比赛每一棒都至关重要,最后一棒更加惊心动魄,前三棒选手为迪妮格尔·衣拉木江争取到了极大的优势。迪妮格尔·衣拉木江表示,尽管最后一棒压力比较大,但前三名队友给我创造了很大优势,我的压力减轻了很多,特别轻松地冲过了终点。“整体感觉特别好,这不是一个人的战斗,是四个人的拼搏。”(转自2月13日《中国体育报》01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星空app官网登录入口】滑雪登山队剑指米兰

因为前一天晚上下了雪,2月12日的亚布力有些冷,时不时冷风阵阵。当天,滑雪登山比赛迎来最后一个比赛日,中国队包揽了混合接力项目金银铜牌,捍卫了中国滑雪登山队的荣誉。 滑雪登山混合接力共有12支队伍参赛,每队派出男女共两名选手。中国队和日本队均派出三对组合,韩国和伊朗各有两支队伍,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则各有一支队伍参赛。比赛分预赛和决赛,预赛女选手先出发,完成滑行后男选手接力滑行,二人成绩相加即为该组成绩。决赛则需要滑行四趟,采用先女子后男子的方式交替进行,用时最少者即为最终胜者。 预赛中,日本队田中友理恵、岛徳太郎以14分08秒39的成绩晋级决赛,中国队次旦玉珍和布鲁尔、索朗曲珍和刘建宾、于婧萱和毕禹新分别以第二、三、四的成绩晋级。赛后队员们表示,预赛有意保留体力,在决赛中才全部释放。 决赛中,次旦玉珍和布鲁尔这对短距离冠军组合再次展现断层实力,以27分48秒67的成绩完成比赛,超过第二名的队友于婧萱和毕禹新32秒29之多,索朗曲珍和刘建宾以29分27秒67的成绩获得铜牌。 次旦玉珍和布鲁尔是亚冬会滑雪登山双冠王,二人分别在女子和男子短距离摘得金牌,是名副其实的金牌组合。“非常激动,也非常感谢,我们不会忘记为国争光。”赛后,次旦玉珍用最质朴的话语表达最真挚的感情。第二次接棒时,次旦玉珍大喊了几声,“当时为了让自己再往前冲一冲。”“我也喊了加油为她打气。”布鲁尔也回应道。 于婧萱与毕禹新在本赛季才成为搭档参赛。“他发挥得非常好,因为第一圈时我只排在第三,接棒后我的搭档非常给力帮我们追到了第二,并且我们能一直保持在第二,最终拿到亚军。”于婧萱说。毕禹新感受到了第一圈时搭档的状态,他奋起直追,“但在第二圈她顶住了,她已经很棒了。” 第三名的索朗曲珍和刘建宾与第四名的日本组合只差8.62秒,中国组合女选手实力更强,而日本组合是男选手实力更强。刘建宾为了将三枚奖牌都留在中国队,几乎突破了极限,“比完赛仍感到懵懵的,但是我做到了,我不想辜负国家和队友对我的期待。” 几位选手都谈到了欧洲选手对滑雪登山的统治实力,“无论是上升攀登、转换、还是下滑部分,都有需要提升的部分。在亚洲我们可以包揽奖牌,但是国际比赛竞争会更大,我们要向他们看齐。”次旦玉珍说。于婧萱也表示,欧洲开展滑雪登山项目早,他们体型大,在体能上有一定优势,“我们要先关注当下,后面还有世界杯、世锦赛,最重要的就是拿到更多积分,争取米兰冬奥会资格。”(转自2月13日《中国体育报》01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